MENU
新闻详情
掀起蜂窝材料革命的人
掀起蜂窝材料革命的人
发布时间:2016-07-01 浏览次数: 741
关键词

    王文明博士,1963年1月出生,1989年至1993年留学英国伦敦市立大学,1995年初举家回国创业,同年9月创办了荷力胜(广州)蜂窝制品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4月投资创办了广州荷力泰蜂窝技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全线布阵,构筑蜂窝技术王国


    1995年王文明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蜂窝纸芯生产项目引入中国,于1998年建成目前亚洲最大和最先进的全自动蜂窝纸芯生产工厂,开始了在中国市场全面推广和应用纸蜂窝复合材料及其制品。1998年9月在闻悉美国对我国出口木质包装材料实行新限制后,他率先研发出新型蜂窝复合托盘,获得国家专利,并以此创办了广州荷力泰蜂窝技术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专利产品突破了欧美等国对我国出口木质包装材料实行的歧视性规定和限制,被众多知名企业先后采用用作出口包装材料。


    为加快蜂窝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和扩大生产规模,2000年4月王文明博士参与将荷力泰公司业务分拆,成立了广州荷力派蜂窝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蜂窝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销售,而荷力泰蜂窝技术有限公司则专注于蜂窝材料技术、加工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试制和推广应用。2001年4月,台湾和乔集团向广州荷力派伸出橄榄枝,双方共同投资520万美元成立深圳荷力派蜂窝材料有限公司,在深圳宝安、龙岗建立生产基地,分别生产蜂窝复合托盘、蜂窝纸板包装材料和蜂窝平面发音板。最近,荷力派公司又从荷兰荷力胜引进了三条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6月份,第一条生产线被安装在安徽芜湖,专门为芜湖美的空调配套蜂窝包装材料;第二条生产线于7月份被安装在山东青岛,专为海尔配套蜂窝包装材料;第三条生产线于8月份落户中山南头,该生产线制板速度可达每分钟30米,幅宽1600毫米,是目前我国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荷力派公司正与当地家电企业,如TCL、科龙、长虹、美的等,展开“亲密接触”,加速使用其蜂窝纸板替代污染环境的EPS发泡塑料作缓冲包装材料。


    而今,由王文明领导的荷力泰公司与荷兰荷力胜集团、台湾和乔集团先后合资、合作成立了生产蜂窝纸芯原料、研发蜂窝制品技术装备和生产蜂窝材料成品的3家专业化公司,共6间生产工厂,他们正在中国市场构筑一个全新的蜂窝技术和产业集团,为我国新兴蜂窝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鼎行业,掀起蜂窝材料革命


    蜂窝复合材料是源于仿生学的一种超轻型复合结构,最早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开发和应用民用蜂窝材料,其蜂窝复合板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包装和家具制造等众多领域,其生产技术及设备比较成熟。在冷战时期,由于蜂窝复合材料属于航天、航空高技术领域,西方国家对其技术和设备限制向中国输出。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用蜂窝复合板的开发才开始萌芽,但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在航天航空领域,还是民用领域,我国蜂窝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都比较分散,未能具备蜂窝板在商品市场上必须的低成本、高质量和规模化生产,阻碍了我国蜂窝材料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早在1993年,当时还留学英国的王文明在与胡钢先生(荷力泰公司另一创始人、现任深圳荷力派公司总经理)的交谈中感受到蜂窝复合材料在国内的潜在巨大市场,也意识到国内设备在技术、生产和产品上的缺陷和不足,希望寻求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支持。随后王文明争取到欧洲最大的蜂窝纸芯材料生产商一荷兰荷力胜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于1995年携蜂窝纸芯项目回国创业。但是,荷力胜公司只专业生产和销售蜂窝纸芯,并不进入蜂窝材料成品市场。王文明等人遂毅然创办了荷力泰公司,率先研制开发出可完全替代木质运输托盘的新型蜂窝复合托盘,并从荷兰引进国内第一条全自动蜂窝纸板成品生产线。此后,荷力泰陆续开发出简易蜂窝纸板加工生产线、蜂窝纸芯拉伸干燥设备、半自动蜂窝板复合生产线等适合中国国情的蜂窝复合板加工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并与荷兰荷力胜集团携手在国内成立第一个蜂窝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心。迄今荷力泰已向国内企业提供了十几套半自动蜂窝复合板生产设备,其研发的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也将于10月份上市。


    从第一个客户爱普生(EPSON)电子开始,至今广东地区已有数十家出口商采用荷力派的蜂窝托盘作产品包装出口欧美。2000年荷力派蜂窝托盘的月销量达2万多个,实现年产值约1200万元。更为可观的是,芜湖、青岛、中山三条新生产线的蜂窝纸板年生产能力合计达3000多万平方米,一旦产品测试完毕进入国内市场,一年即可实现数亿元的产值。


    经过五年多的市场推广和开拓,王文明所从事的蜂窝材料行业,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快速发展,蜂窝复合材料正在我国形成一个新兴材料产业,使用蜂窝材料替代木材和泡沫塑料的应用也取得巨大的进展,开始进入了实用阶段,各种应用产品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一场“蜂窝材料”革命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和发展。当初王文明一个人单枪匹马回国创业时注册资本仅为100万美元,而今他领导的企业已有80多位员工,资产规模达人民币6000多万元,一跃成为当前国内设备最先进、产量最大的蜂窝材料产业集团。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创业与投资的目光聚焦于蜂窝材料及技术这一新兴环保产业时,荷力泰早已在我国“蜂窝”浪潮的浪尖之上昂然起舞,正以如虹气势问鼎本行业。


艰苦创业,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在2001年6月举行的中国电子博览会上,海尔集团与荷力派蜂窝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改进产品包装的协议。目前,海尔公司采用荷力派公司的蜂窝纸板代替EPS发泡塑料作内衬缓冲垫正处于全面测试阶段。7月份,长虹集团也奔赴广州,与荷力泰公司商讨合作开发蜂窝纸板事宜。按照目前的市场拓展步伐,荷力泰集团的产值不久即将以亿元为单位计算。创业的艰辛不堪细数。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的市场开拓,王文明所开创的蜂窝材料事业正蒸蒸日上,格外引人注目,而蜂窝材料也日益深入人心,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而他所从事的蜂窝复合材料产业作为我国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得到广泛关注, 日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并成为近一、二年高新技术的投资热点。蜂窝材料及其技术已被国家作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成套设备被列入l 999年《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目录)》和而蜂窝纸板2000年被国家计委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为了表彰荷力胜公司将蜂窝材料引入中国市场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业绩,2000年3月荷力胜公司荣获荷兰王国经济事务部颁发的99年度荷兰一中国贸易奖,荷兰王国经济事务大臣阁下A.Jorritsma—Lebbink女士以及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阁下华黎明先生亲临颁奖,赞扬荷力胜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推动中国应用环保蜂窝材料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王文明回国创业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一些地方电视台以及国内诸多报纸和杂志等广泛报道。2000年8月王文明被推选参加了在北戴河举行的《首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华创业成果汇报会》,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和勉励。而2001年6月王文明被选为第十届广州市青年委员会委员。


    眼下。荷力泰旗下已聚集了一批技术和管理精英。在广东市场发展稳定和成熟之后,他们期望以此带动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今后并还会将“蜂窝材料”革命由包装、运输扩展到建材、工业用材等其他领域。虽然人们对产业的理解、接受有个渐进过程,但目前荷力泰集团的高速发展令王文明更加坚信“这条路没有走错”。他坚信蜂窝材料在航空航天上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促进我国高科技尖端技术的发展;在木制品和包装上的广泛使用,可以节省大量木材和减少EPS泡沫塑料的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性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墙体改革方面,蜂窝材料的应用可以减轻墙体重量,节能降污,节省土地资源。


    从战略角度,由于使用蜂窝复合材料可以降低我国持续发展所需要材料用量,对资源的竞争可以相对减少,由此,可以改变现行的以消耗资源能源求发展的能耗型经济,符合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王文明将先进的材料引进中国,他的事业得到了认可,他个人成为我国蜂窝材料行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正在我国掀起一场“蜂窝材料”革命。同时,他也希望在将最先进的蜂窝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引入中国市场后,通过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站在高起点上发展我国的蜂窝材料行业,使这一新兴高技术产业尽快接近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蜂窝材料产业体系。(据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


 


 



传染病的“克星”

——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医传染病学教授 李刚


    李刚,男,1964年3月出生,1998年至1999年留学英国Glaxowellcome Medicines Research Center,博士,现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传染病学教授。


用我所学,服务中山医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怀着出国留学,更好地服务祖国的信念, 1998年李刚来到英国Glaxowellcome Medicines Research Center,学习现代分子病毒学研究技术。出国时,不熟悉他的人都以为他会像很多出国人员一样不会回来了,凭着他的英语水平,业务能力,要在国外留下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怪不得人家会这样说,因为他的本钱很足:优异的学习成绩使他在硕士阶段即提前攻读博士;获得过“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被定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广东省病毒性肝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心的办公室主任;粤港肝炎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广东分会常务委员。有那个单位不想要一个这样的人才。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事业在中国,在中山医。该校校长黄洁夫信任他,通过e-mail嘱他在英国保重身体,好好学习。短短的语句使李刚深受感动,他表示:I'll go back and serve SUMS with what I have learnt(我将回来,用我所学,服务中山医)。在英国留学的表现受到导师Berwyn Clarke及同事的高度赞赏,并获得该单位的奖励。导师和同事认为他应该留在英国,并为他在剑桥大学医学院,Southampton市立医院联系工作职位,但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的根在中国,他的人生价值应该在祖国才能得到体现。1999年4月,刚过完35岁生日的他回到中山医科大学,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攻克肝炎病毒


    提起传染病,人们往往闻之色变。李刚不但整天接触传染病,还与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结下不解之缘。在广东,病毒所致的传染病无疑是最重要的,其中病毒性肝炎则是重中之重,另一广东特色的病毒性传染病是登草热。结合在国外学到的病毒学研究技术,他将攻关目标锁定在这两种疾病上。广东是一个肝炎大省,超过700万人感染肝炎病毒,在全国是肝炎病例数最多的省份。除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外,尚有lO%左右的肝炎找不到病因。李刚从国外得到最新信息,有学者在美国发现新的肝炎病毒,称为庚型肝炎病毒。为了证实我国或我省是否存在这种肝炎病毒,他采用先进的分子克隆技术,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在广东发现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例,他是国内最早报道庚型肝炎的专家之一。随后,他又建立了适合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庚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同时,经过艰苦的努力,不辞劳苦从云南采集静脉吸毒者血液标本,并联系香港取得骨髓移植者及献血员血液标本,结合来自广东的血液透析标本、非甲一戊型肝炎病例标本,通过检测这些标本证实庚型肝炎主要是由不洁注射及血制品传播的。有关庚型肝炎的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卫生报等传媒报道。


    乙型肝炎,广东最常见的传染病,累及我省10%的人口,肝硬化及肝癌的头号病因,虽然对它尚无根治药物,但在1999年底推出的一种新药,拉米夫定,可明显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使乙肝病毒DNA转阴,改善肝功能。该药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在部分病例会出现耐药,导致病毒变异株的产生。使临床医生烦恼的是病人是否出现了病毒变异株,该不该叫病人停药。李刚医生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检测病毒变异株的方法,为评估该药的疗效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一种是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制品传播,人群发病率1—3%,其重要性仅次于乙型肝炎。从基因角度,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丙型肝炎病毒是有所差异的,其差异对该病疫苗的研究有重大影响。李刚最早对“广东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特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广东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有不同之处,然后在体外克隆出广东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报权威专家认为,该研究结果对本地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有重要意义。


建立登革热检测技术


    作为传染病专业的医生,李刚时刻想的是传染病的防治,他总是从传染病防治的需要出发,希望为此做些实事。他不仅仅满足于科学研究,还将研究中建立的多项检测技术,包括丙型肝炎病毒、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乙型肝炎变异病毒的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有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广东省流行病研究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等单位采用他建立的检测方法。尤其是登革热检测技术的建立,解决了登革热不能早期诊断的难题。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海南、台湾。在我省曾多次流行,有时可累及几万人,造成恐慌。登革热的实验室诊断传统上依靠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但这些方法存在不能早期诊断,操作繁琐,敏感性不高等缺点。李刚在掌握登革病毒基因特点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登革病毒基因检测方法,为登革热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使登革热的诊断时间从2周一下子缩短为1天。他还用该方法证实了我国首次出现的两型登草病毒混合感染的流行。该方法的建立为登革热的流行控制和防治作出了贡献。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


    在临床工作中,李刚将他掌握的传染防治方法运用于具体的病人身上,他良好的医德医风,过硬的业务能力,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博得病人的称赞。一位来自深圳的姓刘的病人,患了重度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经多家医院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转氨酶升高,黄疸不退。两年前他来到中山三院传染病科,挂了李医生的教授门诊号,李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给他做全面的检查,为他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病情很快稳定下来,肝功能等指标降至正常,至今未再发作,最近他还生了个儿子,他觉得很幸运,是李教授给了他完整的家庭和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与李教授接触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就是谦虚,他总是觉得做得不够,所以他的周末和晚上几乎都在实验室渡过,这也是他不断取得骄人成就的原因。他已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资助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45篇,5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其中l篇在国际会议上获中青年优秀论文奖,1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2项,医疗成果奖3项。参与七年制教材《传染病学》的编写,在本科生及英文班的教学和指导研究生中的出色表现,使他获得该院优秀教师的称号。突出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使他在4年内连续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在是该院最年轻的教授。面对取得的成绩,他总是说,这只能属于过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传染病防治的成功是他毕生的追求。 (据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 2016 广州荷力胜蜂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